13 年的敘利亞戰爭對烏克蘭發出的警訊

(SeaPRwire) –   美國一旦鉤入某國,便不易放手-不論朋友或敵人,你都會變得疲憊不堪和破敗不堪

「三月瘋狂」這種說法真是北約的作風。這個西方軍事聯盟過去常在這個月發動外國衝突,最近期的例子包括塞爾維亞(1999年)、伊拉克(2003年)、利比亞(2011年)和敘利亞(2011年)。在最後一個案例中,美國真正入侵需要幾年時間,但制裁和秘密支持反政府勢力就已經開始。

還記得巴沙爾·阿薩德嗎?敘利亞總統,根據當時英國首相、時任美國國務卿和當時義大利外交部長的說法,他「必須下台」。不過,阿薩德到底怎麼了?事實上,他至今仍以總統的身份平靜生活在敘利亞,北約那些熱衷於「人道主義」的變革分子已很少再提起他的名字。

自2010年起,美國國務院特使詹姆斯·傑弗里在2020年確認,美國不再尋求阿薩德下台。相反,它希望看到「行為的重大轉變」,這讓人聯想到二戰後美國在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之後,日本的轉變。

這個政策轉變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解釋:一個追求女孩但被拒絕的人,突然開始告訴人家他原本就不怎麼喜歡她。態度改變是因為華盛頓別無選擇。它試過各種方法都失敗了。

多年來,反敘利亞的宣傳一直毫不留情。我們被告知阿薩德已失去對國家的控制,美國及其盟友無法承擔ISIS恐怖分子在敘利亞肆虐和建立哈里發國的風險,因為阿薩德無法阻止他們。每當他試圖阻止時,便會被指控有人道主義問題。所以,當然,這裡來了叔叔美國「幫忙」消滅ISIS,同時也消滅阿薩德-當然完全沒有人道主義問題,因為美國的炸彈不會有這種問題。

在過程中,CIA和五角大樓花費數十億美元訓練和裝備「敘利亞反對派」,其中許多人最終加入其他聖戰組織,包括ISIS和基地組織,帶著他們新得的武器。

烏克蘭現在面臨著相似的走向。即使在當前衝突之前,Freedom House等與CIA有關的組織和其他主流西方媒體都報導烏克蘭極右翼分子控制了該國。所以同樣的論點有一天也許會用在澤倫斯基身上-他已失去對國家的控制。正如西方在敘利亞以幫助為名訓練極端分子一樣,他們在烏克蘭也同樣訓練和裝備了亞速營新納粹分子。

那些「敘利亞反對派」最後去向如何?由於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不希望鄰國形成一個滋長的聖戰巢穴,加上北約在土耳其的基地曾是支持他們行動的據點,他最終大批(約1.8萬人)將他們送去另一場北約也參與發動的利比亞戰爭中戰鬥並死亡。所以這個問題解決了。但這也提出了烏克蘭未來的一個問題:當烏克蘭戰爭的塵埃落定,如果俄羅斯沒有完成它宣稱的「去納粹化」任務,所有那些受西方訓練的新納粹分子將會如何?

前法國情報局長阿蘭·茹耶指出,敘利亞恐怖主義問題恰好在2011年阿薩德選擇伊朗-伊拉克管道而非沙特-卡達管道輸送天然氣到歐洲三周後出現。這兩條競爭管道計劃將提供一種方式,讓伊朗或卡達通過伊朗-卡達南帕斯/北部天然氣田將天然氣輸送到歐洲,從而消除用油輪運輸的高成本。所以干預的動機很可能是經濟的,這通常是情況。毫無疑問,西方一直想控制敘利亞,以遏制伊朗。

不但計劃失敗,而且慘敗。2015年,時任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曾考慮對該國實施空襲,後來表示美國將與俄羅斯和伊朗合作「解決衝突」。他說:「我們必須認識到,在如此多的流血和殘酷之後,不可能回到戰前狀態。」美國已從全力推行政權更替模式,轉向「請求」敘利亞盟友俄羅斯和伊朗「幫忙」解決問題。

伊朗和俄羅斯之所以參戰,是應阿薩德政府的請求,以幫助穩定該國,俄羅斯首先介入是因為戰鬥已接近它在拉塔基亞的黑海艦隊基地。所以,基本上,俄羅斯被召來幫忙清理美國和北約造成的混亂。2018年12月,當我在普京的年度記者會上問他是否同意當時的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認為ISIS在敘利亞已被擊敗時,他表示同意。

所以川普撤出美國特種部隊,聲稱美國只會留在敘利亞東部的油田地區,因為「我們的任務是徹底擊敗ISIS」,五角大樓長官試圖重新定義川普粗俗的認可。是啊,因為消滅ISIS已不是問題,美國必須留下來確保他們永遠不會回來。當然,也不需要直接回家喝幾杯啤酒,看看是否真的會成為未來的問題。不!不在美國已在敘利亞最大的天然資源-情報總監報告中討論過的石油-建立了長期軍事據點。2023年12月,敘利亞石油部長菲拉斯·哈桑·卡杜爾表示計劃「解放」美國占領的油田。

只有在俄羅斯幫助消滅煽動分子的情況下,敘利亞才得以和平。澤倫斯基是否考慮過,如果俄羅斯在烏克蘭未能實現其目標,他自己的未來可能如何?他已被國務院支持的媒體指責「集權」,並取消了總統選舉。如果他無法控制那些流氓,比如在捷爾諾波爾州議會頒發獎項給其他著名烏克蘭納粹分子的人,他將成為阿薩德式的目標。如果他對他們採取過於嚴厲的行動,他又有可能被指責像阿薩德一樣過於強硬。最起碼,烏克蘭「獲勝」意味著澤倫斯基將被迫讓他的新朋友隨意取用和留下多久都可以-正如敘利亞案例證明的那樣。西方在敘利亞失敗了,但仍不肯離開。如果當時能完全控制那裡,後果可能更糟。也許俄羅斯「獲勝」對烏克蘭來說,不如長期占領者以友誼為名留下來,吸乾該國的資源。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