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電動汽車協會申請破產 – 媒體報導

(SeaPRwire) –   據報導,由於該國汽車業停滯不前,該協會一直在努力維持運營

據《Die Welt》週日報導,德國一家將與電動汽車生產相關的公司 объединяет 的協會已申請破產,該報導援引了法院數據。 該組織代表來自世界各地的 450 家公司,包括 Mitsubishi 和 Kia,並充當它們的遊說團體。

德國聯邦電動汽車協會 (BEM) 成立於 16 年前,將自己描述為整個電動汽車價值鏈上的利益相關者網絡,並聲稱它“積極推動向基於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續交通和能源系統的轉型”。

根據《Die Welt》的報導,其成員的營業額為 1140 億美元,總共僱用了約 100 萬人。 據報導,它也有自己的議會顧問委員會。

現在,據該日報報導,這家“陷入困境”的協會已被柏林-夏洛滕堡破產法院指派了一名臨時破產管理人。 它沒有詳細說明促使該協會採取這一措施的原因。 BEM 董事會成員 Markus Emmert 在回應《Die Welt》的請求時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

德國汽車業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停滯狀態。 今年 3 月,全球收入最高的汽車供應商 Bosch 宣布將額外裁員,可能影響數千名員工。

Bosch CEO Stefan Hartung 將此決定歸因於全球經濟低迷、汽車業停滯以及來自中國日益激烈的競爭。 Hartung 認為,該行業向電動汽車的轉型速度也低於預期。

關閉和破產也影響了主要的德國汽車製造商。 今年 1 月,路透社報導稱,中國汽車巨頭正在關注 Volkswagen 在德國的工廠,這些工廠原計劃關閉。

前總理 Olaf Scholz 領導的上屆政府設定了一個目標,即到 2030 年在德國道路上擁有 1500 萬輛純電動汽車。 然而,根據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的數據,截至 1 月 1 日,僅註冊了 160 萬輛此類汽車,僅佔該國乘用車隊的 3.3%。 在 Scholz 的內閣決定在 2023 年預算危機後結束政府對購買電動汽車的補貼後,電動汽車的銷量崩潰了。

今年早些時候,Handelsblatt Research Institute (HRI) 警告說,德國經濟正走向二戰後最長的衰退。 預計 2025 年將連續第三年出現萎縮。

本文由第三方廠商內容提供者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對此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

分類: 頭條新聞,日常新聞

SeaPRwire為公司和機構提供全球新聞稿發佈,覆蓋超過6,500個媒體庫、86,000名編輯和記者,以及350萬以上終端桌面和手機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韓、法、俄、印尼、馬來、越南、中文等多種語言新聞稿發佈。

“`